最新目录

革命论本义论与实用说陈独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(6)

来源: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1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在《〈儒林外史〉新叙》(1920)中,他继续标举“写实”的重要性,认为小说在“刻画人情”上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:“中国文学有一层短处,就是:尚主观

在《〈儒林外史〉新叙》(1920)中,他继续标举“写实”的重要性,认为小说在“刻画人情”上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:“中国文学有一层短处,就是:尚主观的‘无病而呻’的多,知客观的‘刻画人情’的少。《儒林外史》之所以难能可贵,就在于他不是主观的、理想的——是客观的、写实的。”他举出若干例子说明小说是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形、各类人物的形象,以及平民的生活情状,“国人往往鄙视小说,这种心理,若不改变,是文学界的一大妨碍。”鄙视小说的心理既妨碍了文学的革命——朝着紧贴时代风貌、民情民意的方向挺进——也妨碍了国人对小说在感染人心、教化民众上的实用效果的理解。

小说与历史的区别,是陈独秀在《〈红楼梦〉(我以为用〈石头记〉好些)新叙》(1921)中着重论及的,由此也引出文学批评方法问题。他对比了中土小说与西洋小说,认为两者虽起源不同,但都意在善述故事,小说和历史本没有什么区别。到了近代,西洋小说受实证科学的方法影响,专重善写人情,善述故事一面则划归历史范围。但中国的小说家与历史家没有分工,小说仍然兼有文学和历史的作用。这既减少了小说的趣味,又减少了历史的正确性,两败俱伤。由此出发,他指出《石头记》作者“善述故事和善写人情两种本领都有;但是他那种善述故事的本领,不但不能得读者人人之欢迎,并且还有人觉得琐屑可厌;因为我们到底是把他当作小说读的人多,把他当作史材研究的人少”。此前在《三答钱玄同》信中,他已批评中国小说的毛病之一是过于贪冗长,指责“《金瓶梅》、《红楼梦》细细说那饮食,衣服,装饰,摆设,实在讨厌”。“细细说”之所以没有被归入陈独秀赞扬《水浒传》时所言“客观的、写实的”范畴内,反而令他生厌,关键在于小说家误把小说当作历史材料来处理,失却了小说的本义:“善写人情”而不是“善述故事”。当然,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看来,小说中有关饮食、衣物、装饰、摆设等的描写,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折射,一方面也是人物活动其中的具体生活场景的体现,同时还可能揭示人物的阶级属性、性格爱好、审美趣味等方面的信息。陈独秀由于专注于文学与历史的区分以彰显前者的独特性,并未从更高的视野中看到文学也是社会历史的组成部分;文学固然不是历史材料的堆砌,但对追求“客观的、写实的”小说家来说,不可能离开历史材料而存在。

也正是基于文学与历史的分界,陈独秀从侧面提到文学批评方法:

什么诲淫不诲淫,固然不是文学的批评法;拿什么理想,什么主义,什么哲学思想来批评《石头记》,也失了批评文学作品底旨趣;至于考证《石头记》是指何代何人底事迹,这也是把《石头记》当作善述故事的历史,不是把他当作善写人情的小说。

他认可的批评方法,是能够揭示“文学作品底旨趣”,而不是用先入为主的理论来套住作品,让作品变为理论的附庸或实验品。具体来说,一是要把小说与历史区分开来,让其各司其职。二是在作品中应该领略“人情”而不是“故事”。在此处,“故事”不是指后来的“情节”,小说必备之要素,而是指与历史相关的“史材”,即各种历史材料的罗列、堆砌。材料可以由历史家去搜集、甄别,人情则需要小说家的实际观察和想象。因此,评价历史的标准是“正确”,而评价小说的标准则是形象和生动——趣味。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文学有其“技术”,正如历史一样。陈独秀使用“技术”一词有让文学回归本义之意,但其重点不在强调小说的文体形式,而是指他心目中对文学的界定,这也是他极力促成白话文成为正宗文学的原因,即“能充分表现真的意思及情”,就小说而言,集中体现在“善写人情”上。同时,也只有“善写人情”的作品,才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,达到“在人类心理上有普遍性的美感”。

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,并非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直接演绎,更不是对相关言论的附会。他一方面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,在世界文学格局中,要求文学尽其所能地贴近现实,发挥其现实性和批判性功能,特别注重文学对启迪人心、开化社会风气的实际功能;另一方面,他也秉持着个人对文学之为文学的认识,力图在文学与政治之间找到恰如其分的结合点。总体上,陈独秀的身份更像是一位文学革命家而不是文学批评理论家,不过,他顺应世界文学发展潮流而倡导“客观的、写实的”文学,他对通俗文学如戏曲、章回小说的实用功能的重视,影响着后继者如瞿秋白等人。遗憾的是,陈独秀对文学本义,包括对文学的“自足”“技术”的认识,本是出于对“文学革命”、实则也是社会革命的考量,却逐渐湮没在“革命文学”乃至“政治文学”的浪潮中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syekzzzz.cn/qikandaodu/2021/0311/610.html



上一篇:我们究竟要怎样的诗论读诗底进化的还原论
下一篇:情景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

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投稿 |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部|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版面费 |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论文发表 |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