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》期[10/30]
- · 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》杂[10/30]
- · 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》杂[10/30]
- · 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》编[10/30]
- · 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》投[10/30]
- · 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》数[10/30]
疫情防控期间小朋友身体不适怎么办?北医三院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家长出发前可在家进行健康宝及行程卡自查,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,自2022年5月5日起,进入医疗机构就诊人员,在扫码测温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
家长出发前可在家进行健康宝及行程卡自查,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,自2022年5月5日起,进入医疗机构就诊人员,在扫码测温同时,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如果处于居家隔离期间,家长也可手机下载安装“北医三院APP”,注册后进行在线咨询。
10.哺乳期的宝妈发生呼吸道感染,或者咳嗽、发热了,还能不能继续母乳喂养?
(2)注意手卫生,勤开窗通风,如家中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,注意及时保护性隔离;
疫情防控期间,小朋友们的身体健康牵动着全家人的心。一旦小朋友出现身体不适,到医院就诊有哪些注意事项?日常生活中,照护小朋友有哪些是家长需要特别留意的?新生儿母乳喂养,需要家长关注哪些问题?近日,北医三院的儿科专家团队发布了一份战“疫”攻略,为广大家长答疑解惑。
儿童健康发展中心体检当日,宝宝需要佩戴儿童口罩或面屏,如果情况允许,体检途中最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家长可携带一次性护理垫以供宝宝更换尿布。儿童健康发展中心遵守儿科非发热门诊陪护就诊的相关规定,避免人员聚集。
(1)均衡膳食,不挑食偏食,少吃高糖高油食物,保证优质蛋白质、维生素、膳食纤维摄入;
妊娠早期或中期感染新冠病毒且分娩时已经恢复者,无需检测新冠病毒核酸,可以直接哺乳。孕晚期感染,分娩时如果症状已消失2周,新冠病毒核酸阴性,可正常哺乳。如果分娩时仍有症状,或者在哺乳期发生感染,需要母婴分室隔离。
11.带孩子外出或去医院就诊该如何做好防护?
不一定。如果没有接触过可疑传染源,孩子短时间发热、精神状态良好,可以居家观察。如果近期接触过可疑传染源,出现发热、咳嗽、气促等症状,需及时就医。
2.孩子突然发热,是不是感染了新冠?
12.孩子外出时可以佩戴成人口罩吗?
(4)脐带:保持脐部干燥清洁,脐带脱落后2~3天有少量出血或清亮的分泌物是正常的,用酒精棉签擦干净就可以,脐带2周左右脱落,如果有过多渗血、脓性分泌物或脐周红肿有异味,应及时就医;
4.非发热孩子如何到儿科就诊?
(1)入院前,对陪护家长进行疫情相关接触史调查,如存在相关风险,谢绝进入儿科;
(5)规律生活、合理饮食、适当运动,保持良好的心态。
(4)避免吸入二手烟;
(1)母亲准备:挤奶前洗干净双手,佩戴口罩,避免口鼻分泌物接触储奶装置;
(2)准备好吸奶器和储奶用具:吸奶器和储奶用具最好是适宜冷冻的、密封良好的塑料制品,不建议使用玻璃制品和金属制品,会影响母乳的营养活性;
如果儿童突发高热、喘息憋气、腹痛剧烈、吐泻不止、惊厥抽搐、嗜睡昏迷等危急重症,为避免延误应及时就医,可紧急联系所在社区和120救护车去医院急诊诊治。
孩子如在居家隔离期间出现发热、咳嗽,向社区报备,社区联系医联体医院或者指定接诊医院,乘坐专用救护车按照社区的要求去指定医院的儿科门诊就诊。
(3)观察新生儿体温、反应、皮肤颜色、哭声、吃奶情况,如体温异常、状态不好、吃奶少、哭闹不止等,务必及时就诊;
14.疫情防控期间,家长看护儿童应该注意哪些事项?
(1)尽量步行、骑车或自驾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;
(3)坚持锻炼,每日可在空旷的室外适度运动;
(3)注意手卫生,教孩子少触摸公共设施,不揉眼、鼻子和嘴巴,随身携带快速手消毒液,回家后立即洗手、换外套;
如因疫情防控不能按时就诊,隔离期满,再重新预约儿童健康发展中心就诊时间,请于工作日致电儿童健康发展中心分诊台:更改预约时间。
如患儿突发紧急情况,如喘息憋气、严重腹痛、急性严重过敏反应、突发意识障碍等,应尽快联系120救护车去就近的医院儿科诊治。我院儿科急诊24小时接诊急危重症患儿。
(1)疫情防控期间,少出门、不聚集,不去人流量多的超市、商场、公园等场所,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;
5.疫情防控期间,儿童健康发展中心新生儿复查及规律健康检查就诊流程是什么?
6.疫情防控期间孩子住院了,家长如何陪护住院宝宝?
不建议,成人口罩大,不能贴合孩子面部,留有很多空隙,起不到防护效果,请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口罩或面屏。但如果孩子已有明显憋气、喘息、口唇青紫等异常,则应避免使用口罩以免加重呼吸困难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syekzz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512/1514.html